[2020-04-17]
疫情防控 | 保利欢迎援鄂业主凯旋归来!
疫情防控 | 保利欢迎援鄂业主凯旋归来!
凡大医治病,必当无欲无求,誓愿普救
含灵之苦。不得瞻前顾后,自虑吉凶,护惜身命。昼夜、寒暑、饥渴、疲劳、一心赴救。
————孙思邈《大医精诚》
早在1400年前,医圣孙思邈就将淡薄名利、博施济众、救死扶伤作为医者的平常之心。凡心怀怜悯的医者,必心存大爱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,打破了新年原本的热火朝天,一夜之间人们仿被拉入一片灰蒙蒙的乌云之中。而在所有人都在宅家中避免疫情感染的时候,却有这样一群人义无反顾地冲上一线——他们就是援鄂抗疫中的医务工作者,时代的最美逆行者。只要国家一声令下,他们必奋不顾身,这正是身为医者的责任和担当!
在这群勇敢的身影中,也有我们河北保利可爱的业主,他们倾尽所有热血,冒着可能会被感染的巨大风险,用自己的所学所能为抗疫工作贡献力量。“哪里需要我们,我们就去哪里!”这是他们一致的心声。
驰援火神山,非典英雄再出征
家住保利西悦春天的张玉芝老师,是一名抗疫老兵。早在2003年,张玉芝首批进驻小汤山医院,担任三病区护士长。在她的带领下,护理组创造了“感染零死亡、医护零感染、患者零投诉、操作零差错”的好成绩,护理单元被表彰为“全国三八红旗集体”,她个人则被评为“全国三八红旗手”,荣立二等功。
“我相信,在火神山,我们一样能创造奇迹!”2月2日,已经55岁的张玉芝临危受命,接到了军队支援火神山医院的重大任务,担任火神山医院感染八科一病区的护士长,主要负责护理人员培训,参与制定防疫、管理、操作、物资等医疗队救治流程。
从火神山医院感染区病房到物资库的路不长,却并不好走。300多米的外围甬路,有陡坡,有坑洼,还有施工留下的泥水。特别是进入500多米的医护人员通道后,每隔十几米就要越过一个十几厘米高的门槛。55岁的张玉芝每天就在这条路上往返七八次,最后蹲进医用耗材库里清点药品和耗材。数量、品名、有效期……每样东西她都要拿起来看一眼、查一遍、封好箱,再搬到小推车上送往感染病房每一次往返,最快也得半个小时,慢了要一个多小时。最多的时候,张玉芝一天送进去50多箱药品和耗材。很少有人知道,这个身材并不高,穿着荒漠迷彩服,每天送药品和耗材的老姐姐,其实是当年抗击非典的英雄人物。张玉芝知道,她不能出丝毫差错,这些都是人命关天的救命药物。
“有她在,我们心里都踏实。”感染八科一病区主治医师吕朝霞说。护士徐泽雨清楚地记得,张玉芝带领大家第一次收治感染患者的情形。2月4日一大早,火神山医院收治首批感染患者,不少年轻护士有些紧张。张玉芝来了,穿上防护服,逐个检查每名护士的着装,扎紧领口,矫正护目镜,压实拉锁,穿好鞋套。最后,她用宽胶带为大家粘上手腕、领口等部位,用记号笔分别为大家写上名字。“别怕,跟我上!”张玉芝第一个走向病人通道,带领大家或搀扶、或推轮椅、或抬担架,快速将患者送入感染病房,一直忙到下午。
这次来武汉,张玉芝并没有告诉80多岁的老母亲。“17年前去小汤山,我就骗过妈妈。”张玉芝说,“我觉得,她应该知道我来了,只是彼此不说破。”
越是艰险越向前 铿锵玫瑰甘奉献
作为石家庄藁城区第一批援鄂医务人员,张好也是保利东郡的一位业主。2月4日,藁城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到上级通知,选调张好参加第一批援助湖北护理专业医疗队,驰援武汉。
2月4日凌晨1点多,张好接到医院电话, “武汉需要支援,你去吗?”,“我去”,“再和家人商量一下?”,“不用,他们都支持我,这些天我天天关注武汉疫情,老公还说,让你们去吗,如果有机会,我支持你去,家和孩子交给我!”凌晨三点,张好与爱人收拾好行装,再无睡意,看着睡梦中的两个宝贝,她思绪万千,孩子需要她,但武汉的那些患者更需要她。
到了武汉,顾不上休息,张好和同事们便连续两天的培训,看到了电视上经常露面的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,培训讲得非常细致,在张文宏老师的鼓舞加油下,让她增强了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。
凌晨2:00,张好和同事们等10个姐妹值了第一个夜班,需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到岗领取防护用品,穿上防护服、隔离衣、戴上口罩、护目镜,队友之间相互检查,看是否符合要求,是否防护到位,在胸前和背后都要写上名字和来自哪里。在确认到位后我们开始踏入舱内,虽然这不是第一次入舱,但还是会有紧张与恐惧。
连续工作6小时,大家都带着尿不湿,但没有喝过一口水。下班脱防护服是最紧张的,为防止脱太快造成的一些交叉感染,要求脱的时候要慢,并且动作要轻,并且每做一件事就要洗一次手,所以脱防护服就得耗费半小时。脱下防护服后,由于出汗多,双手就像被水泡了一样,最难受的是鼻梁和脸,快被口罩磨破了,大家都成了“口罩脸”。
经过几次紧急院感培训和学习,张好被抽调至河北省感控组,负责方舱医院的感控工作,刚来的陌生和恐惧正在慢慢消失。凌晨下班途中,张好望着车窗外宁静的武汉,想起了自己的两个宝贝,眼泪模糊了双眼,她马上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在心底告诉自己,你是来打仗的,你是一个战士!此时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。越艰险越向前,不是她们不敬畏生死,而是天职赋予她们责任和担当!
不顾安危,“蔷薇”男儿顶天地
保利花园蔷薇园业主赵安,就职于石家庄市第三医院,负责医院CT检查工作。此次援鄂战疫中,自愿加入一线队伍之中,在武昌方舱医院参与医疗救治工作。
此次援鄂经历中,最让赵安难忘的是2月26日。因为前晚下雨,当天方舱医院的联影CT机器被雨水淋湿需要维修,本由联影CT负责的A、C区患者全部流入他们车载CT做检查,当天赵安他们承担了全院的CT检查工作。中午12点半,赵安就进入车载CT开始工作,需要先打开温度湿度控制系统,打开空气净化器,然后才能开机。一切准备就绪,赵安和战友们便开始紧张有序的投入到做病人CT的检查工作,厚重的防护服下,汗水早已浸透了几层衣服……连续7个半小时,赵安他们不能喝水、不能吃饭、不能上厕所。在检查完75个病人后,赵安走出车载CT时,已经是晚上8点,天空星朗月明,赵安心中涌起一份小小的成就感,能为国家大事出自己的一份力,是责任也是荣耀。
2020年的春节,没有音乐,没有鲜花,却有着一位位“逆行者”的无私奉献,他们舍小家,为大家,我们为拥有这样的保利业主,引以为傲!目前,张好与赵安已经平安归来,保利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准备了欢迎仪式,为他们送上了鲜花与礼品,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。
在疫情考验面前,他们用初心与专业精神书写了医者的大爱无疆。家住西悦春天的张玉芹老师,仍然还在火神山一线战斗,我们仍在守候,愿美丽的逆行者平安归来。愿幸福的平凡生活,春暖花开时,仍美好如初!